
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
以nuclear protein-coding序列重建節肢動物門各主要類群間的親緣關係

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
3/4昆蟲學小考重點
- 題型為單選題10題 (很開心吧~~~)
- 重點是: 昆蟲起源的各種假說的比較, 不同親緣關係假說所產生的分支群(clade)的內容, 以及昆蟲綱的共同衍徵(synapomorphy); 另外還有目名的拉丁名要背喔~~~題目沒有中文喔 (早背早好)
2010年2月24日 星期三
昆蟲的頭部倒底由幾個體節構成呢?

有關六足類(或六足總綱)(Hexapoda)與昆蟲綱(Insecta)起源與演化的相關參考文章
- Tree of Life (Hexapoda)
- Tree of Life (Insecta)
- Wikipedia (Hexapoda)
- Wikipedia (Insecta)
- Wikipedia (Arthropoda)
- Wikipedia (Pancrustacea (泛甲殼類)
- Understanding Evolution (節肢動物的故事)
- 以Hox Gene, arthropod evolution為keywords查詢與節肢動物體制發育及演化相關的系列文章
- Hox gene (中文wiki)
- The Sky of Gene部落格對Endless Form Most Beautiful這本書的導讀
- 科景新聞: 一個就夠了
- 陽明大學生物科學改進課程發育生物學部份有關Hox Gene的說明
研讀重點: (1) 昆蟲綱與六足類是等號嗎? (2) 在舊分類(或教學)系統中, 昆蟲綱常被當成六足類的同義詞, 現在還是這樣嗎? (3) 所謂的無翅亞綱(Apterygota)為何不再被認為是一個單系群? (4) 原尾綱, 彈尾綱, 雙尾綱同屬於一個被稱為內顎動物(Entognatha)的單系群? 或者, 牠們與某些泛甲殼類生物才具有較近的親緣關係呢? (5) 親緣關係研究的進展, 不斷地影響六足總綱的高階分類系統, 那麼不同的親緣關係假說各自由什麼樣的證據所支持呢? 而不同的假說又如何影想其它既存假說對昆蟲形態演化的詮釋?
2010年昆蟲學上課時程草案(改版)

- 昆蟲學簡介: 為什麼要修昆蟲學? 課程架構介紹, 學生分組 (寒假進度)
- 昆蟲採集與因應不同目的與分類群的標本製作 (寒假進度)
- 昆蟲的多樣性與分類架構 - 六足總綱的演化起源 (2/25) (無實習)
- 第一次小考(六足總綱的演化架構) 形態: 頭部與胸部 (足, 胸) (3/4) (實習: 胸部骨片與結構)
- 第二次小考(頭部與胸部結構) 形態: 胸部 (翅)及昆蟲飛行的起源 (3/11) (實習: 翅腱骨與翅脈的判別與觀察)
- 第三次小考(飛行的起源假說與功能形態) 形態: 腹部 (生殖與非生殖結構) (3/18) (實習: 生殖結構解剖)
- 生理: 消化系統 (3/25) (實習: 消化道觀察)
- (4/1)停課 - "春假"
- 生理: 神經與感知系統 (4/8)
- 昆蟲的多樣性與分類架構 (4/17-18) 上課地點為恆春研究中心
- 第四次小考(神經系統) 昆蟲生理概論 (4/22)
- 應用昆蟲學: 經濟昆蟲, 昆蟲保育, 與資源昆蟲 (4/29)
- 認蟲跑台 (5/6)
- 生態: 昆蟲行為與群聚生態, 昆蟲與植物的關係 (5/15-16) 上課地點為福山植物園
- 期末口頭報告 (養蟲報告) (5/27)
2010年2月5日 星期五
訂閱:
文章 (Atom)